首页 生活常识

少将是什么级别的干部(我国军衔制度是如何运作的?)

100人浏览   2024-07-08 14:30:28

你知道在我国解放军序列中,通过几年的摸爬滚打想当上少将是件多么困难的事吗?可以问一问身边在部队里当过兵的亲戚朋友,校级军官已经几乎是普通人的“天花板”,获得少将衔位简直是难如登天

少将是我国军队将级军衔中的一级,也是相对来说的最低级别。在建国初期第一次授衔的时候,少将军衔之上还有中将、上将、大将以及元帅。他们的名字已经不必多说了,都是历史书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也是我们新中国的建国功勋,每一个单拿出来都有一段传奇的人生故事,值得一代又一代人铭记。

后来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国内外的动荡局势逐渐稳定,人民百姓远离战争,国家取消了此前最高级的元帅和大将军衔,上将、中将和少将的“含金量”也就比之前更高

到目前为止,全国正在服役的少将军衔将领共有七百人左右。这个数字乍一听觉得挺多,其实在解放军总兵力变动不大的情况下,这比1955年解放军第一次授衔的人数还要

而且现在早已不是战争年代,军衔升降的评定也不再是战时军功能够主导。那么,如今想要迈入将官级军衔到底有多难?和平年代的职业军人又是靠什么体现价值呢

军衔的意义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在古今中外的任何时期任何地方,军衔都不是一个毫无代表性的虚职,而是对为国家政府效力的职业军人的能力认可和荣誉表彰

不过,军衔的命名确实带有一定的象征性,比如虽然名为“少将”,现在能获得这一军衔的人没有五十岁根本不可能。

既带有象征意义同时又兼顾实际价值的军衔,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诸侯纷争、战乱不断的特殊年代,不仅奠定了我们这个民族日后的历史走向,也出现了如今社会生活方式的很多雏形。

在军事领域,各诸侯国在相互竞争与学习中都演进出了元帅、将军、校尉等统领兵士的管理人员,这所代表的社会文明程度是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的。

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封建君主制度逐渐成熟,军权也开始完全为皇帝和皇室家族服务。东汉末年,中原大地再次陷入裂土封疆的割裂局面,军衔在此时代表的含义就不仅是荣誉,更是具有握有兵马大权的实际作用。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十八路诸侯组成的“伐董同盟”里有一位后将军袁术,后来甚至成为这一段乱世当中第一位敢称帝的诸侯。

而这个后将军”的称号其实就类似于今天的军衔,因为在东汉朝廷的制度里,官方认可的将军衔位除了后将军还有前、中、左、右,以及征南、征北、征西、征东等各种名号。

就像现在的“少将”并不代表年少将军一样,当时这些所谓的称呼也并不是实际所指,比如袁术其实不是朝廷专用的后军将领,只是因其才能和世代功勋给予的官方荣誉。

要知道,这些被朝廷亲封的将军衔位并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后来比袁术成就更大的曹操当时也不过只是骁骑校尉,而名震天下的赵云赵子龙终其一生也没能获得刘备集团的官方将军衔位。

后来经过上千年的演变,不仅是在我们国家,西方世界也在十五到十六世纪逐渐出现了军衔的制式。而与此同时,我国明清时期的皇帝对臣子更加重视类似军衔的授礼方式

比如我们在古装剧里经常听到的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太师等职位,还有某某阁大学士,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

这些加“太子”前缀的衔位名义上都是在东宫培养皇权继承人的老师,但实际上都是皇帝对臣子的表彰,并不是真的让他们去教育皇子阿哥。甚至有些皇帝连太子都没有,辅佐东宫殿下的官员们却从未空缺

如今的将级军衔

说回我们如今的军衔制度,在如此的表彰意义下,当兵的人怎么可能不努力向着将级军官前进。但是,想做到这一点的难度却是十分巨大的。

首先我们要顺理出两种最基本的晋升方式——战功和学历,换句话说,在部队里想出人头地,要么敢打敢拼、有不怕死的勇气与决心,要么知识雄厚、靠脑子指挥战地风云而在和平年代,我们主要说的是后者,也就是学历加成

按照我们国家的征兵制度,每一位男性公民年满十八岁后,理论上随时都有从军入伍、为国效力的义务。当然基于现实的国情来说,由于我们的人口数量太多,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有服兵役的机会。

因此,现在我们国家的人民解放军除了保家卫国的基本责任外,其实同样也是一种年轻人的职业就业选择

既然是找工作,那就要看你方方面面的综合素质。其中,学历在部队晋升中也是像各行各业一样的“敲门砖”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和人民解放军一直在鼓励大学生征兵入伍,或者是从一百年前我们这支军队成立伊始,知识分子就非常受重视

如今来看,拿着大学专科或者本科毕业证的新兵,确实可以在日后的晋升中取得优势,尤其是根正苗红的军校毕业生这是目前所有晋升渠道中速度最快的一种

新中国第一次进行将帅授衔的时候,那些如今耳熟能详的大人物,其实很多都是正规军校出身。

当然你可能会说,以我国目前的教育水平来看,考上普通的专科本科院校可能不算什么,那“985”和“211”院校呢?全国又有多少人能考上?这其中,考取军校的难度更是相当于要再加一道门坎

即便不属于“985”或者“211”院校,一般军校的录取分数线也至少是重点本科水平。而且光是高中学校文化课成绩满足了还不够,每所军校还会设置自己专项专业的考试科目

专业的军事理论可不是电视剧或者纪录片里看得那么简单,考生们要自己找专门的补习机构上课学习,对于本就学习任务繁重的高考生们来说,这无疑等于他们比其他学生又多了一份压力。很多人看到这里就已经望而止步,踏踏实实准备普通院校的高考了。

另外,作为军校,考试选拔时还格外注重考生的身体素质。不要觉得就是跟体育考试一样跑跑步跳跳远,现在很多年轻人连学校安排的几天军训都受不了,戴眼镜的更是比比皆是。如果说理论学习还只是课桌上多几本书而已,那么身体素质的考核则是难以想象的残酷竞争。

最重要的是,军人也是国家公职人员的一种,不仅要通过各种能力的测试,为了国家和人民安全,政治审查才是一切的基础。一个再怎么优秀的人,一旦品质出现问题,那么反而是威胁社会安全的巨大隐患。

而且比起一般的公务员,职业军人的政审是最严格的。不仅查你自己人生前几年的阅历,有没有重大的违规违法行为,还要上查三代直系亲属和家庭成员,容不得半点纰漏。

就这样,经过层层把关严格筛选,加上进入军校后的努力学习,终于在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即便如此,前文提到的那个“最快的晋升速度”也是相对来说

什么叫相对来说?就是别人可能四到五年才能加升到我国军衔制度中最基础的尉级军官,军校或者优秀大学毕业生能够在三年内完成首次提干。但这也只不过是刚开始,尉级军官之上还有校级,最高处才是将级。

到了校级,军衔提升速度就不可能那么快了,至少也要五年时间。综合算下来,一名军校毕业生,在没有犯错也没有立功的理论情况下,从入伍到获得大校军衔需要整整二十年的时间。就像文章一开始说的那样,这已经是普通军士的“天花板”级别。因为再往上升到少将,就只能靠立功来实现

当然,现在和平年代的“立功”并不一定指战场上的勇敢厮杀,只要是对国家对百姓做出卓越贡献都可以算作“立功”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家喻户晓的航天英雄杨利伟,作为第一个飞出大气层的中国人,这一系列的突破并不完全是杨利伟一个人的功劳,但是在理论之上,他却是那个最有勇气挑战极限的战士。

时至今日,越是平安无事的和平年代,当兵报国的思想意志就越不应该松懈,正所谓未雨绸缪,希望越来越多优秀的年轻人积极参与到我国国防事业中来,用知识和科技的力量树立起一道坚不可摧的万里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