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人浏览 2024-10-11 08:46:10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年),俄国作家。
1828年9月9日,托尔斯泰出生于土拉省谢金斯基区的雅斯纳亚·波良纳。他的家庭属于俄国古老的贵族世家,其家谱可追溯到十六世纪。父亲是伯爵,参加过1812年抗击法军的战争;母亲在托尔斯泰一岁半时就去世。托尔斯泰幼年时接受贵族家庭教育。1837年他父亲骑马摔死,此后由姑母教养;1841年,他和兄妹迁到喀山一个新的监护人家里。
1844年,托尔斯泰勉强通过入学考试,进喀山大学攻读东方语。次年转学法律。他迷恋上流社会生活,时常参加舞会和业余演出活动;同时对道德哲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还读了许多文学作品。
由于对大学的沉闷空气感到压抑,托尔斯泰于1847年退学离校,回到波良纳自己的庄园。当时俄国农奴制仍很盛行,他目睹农奴过着悲惨的生活,试图改善农奴生活,但没有成功。后来又奔波于莫斯科、彼得堡和土拉等地,在事业上并无进展。
托尔斯泰的长兄是驻防高加索的军官。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服役,当了一名下级军官,直到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开始后不久,他参加了塞瓦斯托波尔之战。军队生活和战争见闻给他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后来他写成《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一书。同一时期,托尔斯泰还创作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和《青年》。这些作品在当时最有影响的杂志《现代人》·上陆续发表,使他崭露头角,顿时跃进俄国著名作家的行列。
1855年,托尔斯泰回到彼得堡,和《现代人》杂志的撰稿人接近,结识了俄国文坛的著名作家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次年他试图解放他自己领地的农奴,但得不到他们信任。这件事反映在他同年创作的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里。1857年他去西欧旅游。那里的政治、经济状况跟农奴制的俄国截然不同,使他感到震惊;但同时,他也看到民主掩饰下的虚伪和罪恶。同年他写短篇小说《琉森》,揭露欧洲资产阶级的丑恶生活。
六十年代前后,托尔斯泰决定定居农村。他在自己家乡开办农民子弟学校,研究俄罗斯和国外教育事业的组织;在这期间又一次出国,并出版教育杂志。1861年农奴制改革时期,他担任一个县的调解人,通常站在农民一边解决地主和农民间的纠纷。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这部小说描述了1805一1812年间俄国同拿破仑的几次战争,直到1820年俄罗斯的社会生活。作者在书中 描 写了一些贵族青年在战争年代中的生活遭遇和思想感情,也揭露了漠视祖国和人民命运的贵族社会的腐朽无能,以及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与拿破仑等人的活动。小说以俄法战争中的奥斯特里茨战役和莫斯科保卫战为主线,写俄罗斯军队和人民在库图佐夫率领下赶走法国侵略军,挽救了俄国,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全书篇幅浩大,有一百二十多万字,结构严谨,人物性格鲜明,出场多达五百五十余人,是十九世纪欧洲文学中的重要作品。
七十年代初,托尔斯泰热中于教育事业,写了《识字课本》。后来又写成《新编识字课本》,编了《俄语读本》。有一个时期,他甚至回到故乡教书。
七十年代中期,托尔斯泰完成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这是一部反映俄国社会生活大变的本质的小说。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贵族妇女。她的丈夫卡列宁是个大官僚,比她大二十岁,而且冷酷庸俗,自私自利。安娜不满于这种封建婚姻,渴望追求自由的爱情,爱上了近卫军官伏伦斯基,并不顾丈夫的威胁和社会舆论的谴责,同伏伦斯基一起生活。
由于贵族社会的迫害,对儿子的思念以及无所事事的生活,她的内心越来越痛苦,而伏伦斯基又不能理解她。最后安娜感到无法在这虚伪的社会中生活下去,终于卧轨自杀。小说同时还描写贵族地主列文想在宗法制社会基础上改善地主和农民的关系,结果幻想破灭的故事。作品反映出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发展时期俄国社会的矛盾,对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政治、法律和道德,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九十年代初,俄国发生严重饥荒。托尔斯泰亲自到灾区访问,积极参加救灾活动。他为灾民组织免费食堂,主持募捐,发表解决饥荒问题的文章;他不顾妻子反对,宣布放弃自己在1881年以后写的一切作品的版权,把这些钱用于社会救济;他上书沙皇,斥责统治者对人民的命运不闻不问,还写了《关于饥荒的通信》给国外报纸发表。沙皇政府对此十分恼怒。只是害怕引起人民的反抗和慑于托尔斯泰的国际声望,才没有敢对他进行迫害。
1889-1899年,托尔斯泰写成了又一长篇小说《复活》。这部名著叙述贵族聂赫留道夫在法庭陪审时,发现被诬杀人的妓女卡秋莎·玛丝洛娃就是早年被他引诱以致堕落的农奴女儿。聂赫留道夫为了减轻“良心”的谴责,营救卡秋莎,一直跟踪到她的流放地。最后在忏悔中求得精神上的“复活”。托尔斯泰通过这个故事,否定了地主阶级国家及资本主义制度,同时也表现了皈依宗教、不用暴力抵抗邪恶的唯心主义世界观。由于托尔斯泰在这部作品中批判了教会,因此他被开除教籍。
晚年的托尔斯泰,在精神生活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对自己优裕的物质生活感到不安,一再要离开故乡过平民的生活。从八十年代起,他就开始干农民的活,穿农民的服装,不再参与贵族的社交活动。他憎恨现实社会的丑恶,但又不能认识那个社会的本质;他想用“自由平等”的小农社会来代替沙皇制度,可是没有人予以响应。这就形成了他内心巨大的矛盾和痛苦。托尔斯泰在不断的精神折磨中度过了他最后的岁月。
1910年11月10目,八十二岁的托尔斯泰瞒过家人,独自离开波良纳,想去高加索。途中受凉感冒,于11月20目在梁赞--乌拉尔铁路线阿斯塔基沃车站(今里彼茨基省列夫·托尔斯泰车站,的一间小屋子里与世长辞。
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出以宗法社会为基础的农民世界观的矛盾:一方面无情揭露沙皇制度和新兴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一方面宣传对罪恶不抵抗。他的作品对欧洲文学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