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人浏览 2024-11-06 10:31:15
磁铁是一种神奇的物质,它可以吸引铁、钴、镍等金属,也可以作为指南针指示方向。磁铁是如何制造的?为什么会带有磁性?
磁铁可以分为永久磁铁和非永久磁铁,前者是能够长期保持磁性不易失去磁性的天然产物,如磁铁矿;后者需要在某些条件下才能出现磁性,如电磁铁。这里我们主要介绍永久磁铁的制造过程。
永久磁铁的制造需要用到一些特殊的金属材料,如铜、钴、硫磺、镍、铁、铝和钛等。这些金属材料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才能变成磁铁:
浇铸:先做出需要磁铁形状的砂模,然后把金属放入电磁火炉,加热至1600℃以上,把所有金属都融成液体。再把液体倒入砂模中,等待冷却和固化。
烧结:把金属件绑在铜管上,放进更大的管子中,把铜管放在中间位置,四周紧密堆满硅砂,用混凝土封住两端露出的铜管。然后放入火炉内加热700℃后取出,用夹钳固定住铜管两端,通低压高电荷电流。这一步可以让金属件轻微地磁化,建立起正确的磁场方向。
充磁:通过充磁机器让磁铁生效。机器会通过电流把强大的磁场传递到金属上,让其产生持久的磁性。
经过这些步骤,永久磁铁就制造完成了。但是为了防止表面生锈或者受到损伤,还需要对其进行一些保护性的电镀处理,如镀镍等。
为什么这些金属经过处理后就会产生磁性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微观层面来看物质的结构和运动。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在原子内部,电子不停地自转,并绕着原子核旋转。电子的这两种运动都会产生一个微小的电流,并且产生一个微小的电流环。
根据电学和物理学的知识,我们知道电流环就相当于一个基本小型电动机。它有一个北极和一个南极,并且可以产生一个磁场。这个磁场就是原子磁矩,它是原子的磁性的来源。
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磁性。因为在大多数物质中,电子运动的方向各不相同、杂乱无章,它们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所以整个物质没有磁性。只有一些特殊的物质,如铁、钴、镍等,它们内部的电子自旋可以在小范围内自发地排列起来,形成一个自发磁化区,这种自发磁化区就叫磁畴。
在无外加磁场时,这些物质内部的磁畴也是无规则地分布的,所以宏观上看也没有磁性。但是在外加磁场作用下,这些物质内部的磁畴会倾向于沿着外磁场方向排列,从而使物质显示出强大的磁性。这种物质就叫做铁磁性物质。
铁磁性物质即使在较弱的外加磁场中,也可以得到极高的磁化强度。而且当外加磁场移去后,它们仍然可以保留很强的磁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永久磁铁。永久磁铁的制造过程就是利用外加电流和温度来调整和固定内部磁畴的排列方向。
除了铁磁性物质外,还有一些物质也有一定的磁性,但比较弱。例如一些含有奇数个电子或者未填满壳层的原子或分子,它们本身就有一个不为零的原子磁矩。这种物质叫做顺磁性物质。顺磁性物质在外加磁场作用下,每个原子或分子的原子磁矩会比较规则地取向,从而使物质显示出极弱的正向的磁性。
还有一些物质,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会产生一个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的微弱的感应电流,并且产生一个与外加电流方向相反的感应电流环。这种感应电流环也会产生一个与外加电流方向相反的感应磁场。这种物质叫做反磁性物质。反磁性物质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会显示出极弱的负向的磁性,它们会排斥外加磁场。
磁铁的磁性给人类带来了很多便利和惊喜,它们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指南针、电动机、磁悬浮列车。
磁铁是凭借着自身特殊的原子排列方式和磁化方式而能够在磁场中产生磁性的材料。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磁铁被广泛应用于电机、发电机、传感器、磁卡等领域。相信通过了解这些磁性原理以及磁铁的制造过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磁铁科学,让其在更多的领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