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知识

1712年是什么朝代,58岁的康熙宣布一项重大个人决策

452人浏览   2024-06-01 13:36:35

康熙皇帝历来被人称作“明君”,“康熙盛世”虽然并非过去宣传的那样的美好,但也是确实存在的。

自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始,清朝开始进行“全国性恢复建设”。到了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明节(二月廿九,4月4日)这一天,康熙皇帝宣布了一项重大的个人决定!要求全国官员不必再讨论,必须先行执行,细节问题以后慢慢交流。

这就是,康熙朝“永不加赋”问题。总体上对于这一政策,绝大部分主流学者都持“积极看法”,但随着网络学者地加入,将这一问题评论轻率化了。

例如在本平台内部就有三篇文章,用不同的标题、不同的作者,在不同的时间发出同样一篇文章,其主体观点就是:“永不加赋”只是康熙为了博取好名声,不顾国情、国力而出的问题,同样也造成了非常大的问题——百姓逃荒。

“静止地看待问题”,当然可以得到一些正确的观点。但“永不加赋”并没有给清廷财政带来多大问题,许多问题并不是“永不加赋”这一财政税收问题导致的,而是因为其他原因。

例如流民问题。它是封建社会中国永久的问题,遇到灾荒、动乱乃至战乱,流民问题就会出现,什么“盛世”都会有。同时,康熙五十一年的政策,从政策出台到真正实行必然会有一个过程,这是每个成年人都应该有的“意识”。以流民来评价单一的税赋问题很不厚道。

“永不加赋”问题从提出,中经雍正的“摊丁入亩”(1723年)定型,再到乾隆五年(1740年)彻底完成,历经27年。作为康熙皇帝本身的价值在于:提出政策方向,开始进行大规模建设。

(1)战后26年,康熙决定全国性进行民生建设

康熙四十九年十月初三,康熙对直隶、奉天、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宣布,康熙五十年的地丁银和历年亏欠全部免除,共计956万2500两赋税免收。

康熙五十年十月初三,康熙对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宣布,康熙五十一年的地丁银和历年亏欠全部免除,共计1015万3400两赋税免收。

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初三,康熙对江苏、安徽、山东、江西宣布,康熙五十二年的地丁银和历年亏欠全部免除,共计1234万8797两赋税免收。

以上三年全国性免除了19个省级行政区的3206万4697万两白银的税收。除此以外,折三年还对没有进行普免的省份进行省内免税,近三年共免除3800多万两白银的赋税。请注意,这是针对田地、人口的全国性免税,不仅包括地主,还重点对佃户们进行免税。

这代表了什么?

代表经过26年的发展,从1684年开始的全国性建设已经取得了成绩,财政日渐充盈,而老百姓生活还很困苦的情况下,康熙从1710年开始大规模照顾民生问题、为民减税运动。

康熙五十一年,清明节这一天,更是放了个大招!

(2)1712年清明节的圣旨,宣告清朝“全国性大建设民生问题”开始,选择这一天,很明显是一种意寓“政治清明、天下平祥”的含义

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的清明节那一天,康熙发布了一道圣旨,内容很让人振奋。即从明年开始以后的时期,国家赋税纳税人口按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丁口数量收取。日后无论生出多少人也不能变。

与此同时,康熙皇帝为了促进民生问题,宣布大规模的减税政策,又不完全统计,康熙朝总共减免赋税1亿4千万两白银。

那么?康熙为什么要制定如此政策。他的理由很简单:为了避免前朝灭亡教训,我要知道真实的人口数,你们谁都别骗我,我不是想趁机加税,相信我的真诚!

康熙认为:如今天下和平已久,百姓户口日渐繁多,那么,大清国到底有多少人呢?不知道!

户部不知道、百姓不知道、皇帝更不知道。那么,皇帝不知道老百姓有多少人是非常可怕的。

首先是,该交多少税不知道。

其次,打起仗来,能动员多少兵马不知道。

最后,老百姓早期反来也没心理准备。向前朝农民起义,剿了一批又一批层出不穷。怎么这么多人呀!

为何这么多人不在朝廷掌握中?除了“贱民问题”外,主要原因就在于:老百姓们生活都很苦,为了少缴税,往往想尽一切办法避税、免税、逃税。

有钱有权的人可以合理合法地逃税。没钱的人普通来百姓只好少报人口逃税。正如康熙在圣旨中所说“朕凡巡幸地方所至,询问一户或有五六丁,止一人交纳钱粮;或有九丁十丁,亦止二三人交纳钱粮。”

那么,不交税的那些人在干什么?

百姓的回答估计会把康熙吓死,“咸云:蒙皇上弘恩并无差徭,共享安乐、优游闲居而已。”

因此,康熙很着急,到底有多少人游手好闲呀?万一有事儿,这些人都是不稳定因素呀。总要先了解情况。

康熙知道百姓的想法,便在圣旨中告诉官员们、百姓们“朕故欲知人丁之实数,不在加徵钱粮也。”

康熙甚至威胁直隶督抚及相关人口普查官员:朕于就近直隶地方遣人逐户挨查即可得实!

意思很明确,云贵川等地区离我远,我不容易查。直隶总督你小心点儿,少欺瞒我!我派人挨家挨户去查,肯定能得出实际数字,别以为我不会。我的目的就是想知道真实的人口数量不是为了加税!你们全都不用担心!

最后,康熙斩钉截铁地说: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此事毋庸速议”!我一个人就这么定了,等以后再慢慢地说细节!

对于“永不加赋”问题,许多人都有一个担心:影响财政收入,不仅康熙朝的官员们如此,就是有些现代网络史学家也是如此认为。

(3)“永不加赋”问题没有影响财政收入问题

有些人受影视剧影响,总觉得康熙朝末期多么烂,给雍正留下一个烂摊子。

其实,并非那么不堪。影视剧为了捧“主角”往往利用手段给他增加光环。

“三藩之乱”被平灭代表清朝已经没有被推翻的威胁;“施琅收复台湾”代表清朝最本质的敌人被消灭。也就是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始,清朝就进入了“全面建设”时期。再到永不加赋时期,清廷的库存白银数量可以代表财政收入的一部分。

之所以说一部分,就在于任何朝代户部掌控的钱都只是朝廷掌控的钱的一部分而已。

康熙户部存银(以后年份照此省略)十一年1810万;十二年2136万;十六年531万;十七年334万;二十五年2605万;二十六年2896万。

可见战乱一停,户部存银问题逐渐厘清,二十五年即达2605万两。由此,逐渐升高,在康熙朝,存银最高年份是五十八年的4737万两,其后为四十七年的4718万两。康熙五十九年到六十一年,数字开始下降,到了雍正元年就只有2371万两库存了。

为什么?那三年清廷在用兵于:定西藏、屯兵青海对付准噶尔等,由此才造成康熙朝最后三年库存白银大幅下降。军费是封建社会朝廷最大的花销,什么时候打仗什么时候财政支出就陡然上升。中国和欧美国家对战争的区别在于:中国的战争从来不是为了发财,一般是为了稳定。欧美国家则主要是为了掠夺财富。所以,古代中国因战争发大财很少,欧美一般都是为了发大财主动挑起战争。

因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后,儒家因此比较反对战争。对于这一点,宋朝最为典型。其次,就是晚清时期。

但即使如此,我们发现:从户部存银看,“永不加赋”政策对清廷的财政收入收入没有产生负面影响。因为,战争一结束,雍正朝的财政收入、户部存银立刻上来了。

雍正朝乃至乾隆朝的国力发展、民生基本稳定,其实主要就有赖于“永不加赋”,因为它主要针对的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而农民是当时的主体人群。同时,“永不加赋”等减税免税政策,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发展,经济作物有促进了手工业发展、商业发展等。

可以说,“永不加税”问题利国利民。

(4)“永不加赋”问题利国利民,但政策发挥效应是有时间过程的。而且,税赋问题是单一问题,它不能解决封建社会顶层设计问题、吏治问题吗,更不能影响儒家思想问题,因此,不能毫无理由地把“晚清的失败”打在康熙屁股上

康熙“永不加赋”问题,毫无争议地可以说是一项好的政策。但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更有执行能力问题,还要看客观环境变化,如此等等,定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不能像本平台内的某两篇文章所做的那样,把晚清的错误归咎到康熙的“永不加赋”上,其实根本经不起任何推敲。把一个半世纪后的事情推到一个半世纪前的做法,本来就是错误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没有一项好的政策能在二三十年内不走样,好的变坏的。其根本就在于仁政问题。这是整个封建社会(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的问题。

对于这一点,如果把心态放平正应该会认同。但历史从来不会被公正评价的学问,因为是人的学问,是人就会有错误或错误嫌疑;因为是人的学问,评价者就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同样一段历史文字,你如果本身就对清朝有其他想法,自然好的也可以说成坏的。

特别是在目前情况下,更是如此。康熙朝“永不加赋”政策对于当时的中国却有好处,但它的政策发挥是有时间过程的。其根本路径就是:康熙朝小范围实现,雍正朝经过“摊丁入亩”真正实现,乾隆前期得到真正实现。

例如“陋规”问题。“陋规”问题的本质就是“贪腐”问题。有些人认为“陋规”问题的扩大是因为康熙朝“永不加赋”政策造成的。首先,“陋规”问题古已有之,宋朝、明朝都比较明显,只不过,宋明没有形成明显的“潜规则”。

贪腐涉及到“人性本恶”观念(我是管人的人,难道跟你被管的人一个生活水平吗)、封建我、社会的等级观念(我是官、我是民之父母你老不百姓不供养父母不供养官员吗?),以及明朝和顺治康熙朝实行的“低工资制”所造成的官员生计问题、以及清朝的财政制度设计问题(地方官员留给一定的税收,但如果地方内发生战乱、灾荒等问题,要先自行筹集经费进行垫付,然后经由户部报销)等诸多问题。